因为创新更新时间:2014-02-19 浏览次数:
“2013年度工作总结暨2014年动员大会”上,董事长的《工作报告》精彩纷呈,震撼人心;《报告》内容精简,用词精炼,但每一个词、每一句话,都有很多内涵。浓缩的篇幅,对2013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概括,对2014年的工作思路及工作重点作出了全方位阐述和部署。其中,《报告》在2014年主要工作思路中提到的一句话:“坚持管理机制创新,打造企业新型管理平台”,使我想到了很多。
董事长在以往几年的《工作报告》中曾多次提到了“创新管理机制”的指导思想,企业文化中“三强人”的核心价值观也是“创新”,今年《工作报告》中2014年工作重点的第一条也提到“坚持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”。可见,“创新”的理念对三强公司的发展是多么重要!
创新在经济、商业、技术、社会管理等领域,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,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“创新”是一种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,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形式,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。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,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体系,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;同样,一个企业要想实现发展壮大、实现几十年的辉煌,也需要不断地创新。“创新”有三层含义:第一,改变;第二,创造新事物;第三,更新。
本人加入公司团队15年时间,虽然对公司发展历程的认识还不够全面、不够深刻,但所感受到公司客观存在的机制创新、制度创新,以及创新的机制和制度在公司发展各个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,我认为都清楚地诠释了“创新”的三层含义。
一、改变
2000年,公司率先改制,是一次大的机制创新。董事长果敢决断、大刀阔斧的改革勇气和运筹帷幄的智慧,使公司一次性彻底改制成功,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,迅速发展壮大。成功改制,是公司一次化蝶般的惊艳蜕变,这次创新之举领先同行业其他企业几年甚至十几年,成为很多企业学习的楷模。
二、创造新事物
多年来,公司总是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行业发展大势,创造性地推出新的管理工具和践行新的管理行为,并在业界形成较大影响。
1998年,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,并获得了国际质量认证部门颁发的“管理卓越奖”,公司迅速走上了规范化、标准化管理的捷径;同年,公司制定了监理规范化表格,在全省推广使用,彰显了公司管理实力;1999年,公司高度关注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,组织研发了“监理之星”管理软件,填补了省内空白;2000年,三强于行业内第一个将“远程监控技术”应用到现场工作管理中,大力推动了监理工作现代化进程;2004年,根据行业特点及多年管理经验,三强创造性的陆续创建了各类定编定员标准,在项目现场、机关部室分别推行了“(月)预控管理办法”;2009年,公司创新使用三维虚拟现实技术,模拟装饰装修工程效果及各类管线布置细节,为业主提供高智能监理咨询服务;建立“网络管理办公平台”,实现“公司数据平台”传输;2010年创新完善了“四项业务”模板(标准化)系统建设;2011年初,又修改完善了企业“绩效考核管理办法”,并形成体系。
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多有创新之举。其中,2001年,投资上百万元,培养了近20余名MBA硕士,为公司打造了高水平的人才队伍,为公司经营和管理的长盛不衰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2010年2月公司建设监理、项目管理、招标代理、造价咨询“四项业务”全部顺利通过质量体系认证。2013年12月份又顺利通过“四项业务”质量、环境、职业健康安全“三标一体”管理体系认证。
2012年开始,公司开始BlM技术的研讨,并创造性地提出要将管理思想在BIM中进行充分体现。2013年BIM技术在公司监理的工程中实际应用,并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评价。本次《工作报告》中董事长又高屋建瓴地提出“由点到面、有少到多、由简到繁、由单一到系统”的BIM技术发展规划。
三、更新
多年来,公司总是能够根据企业发展形势,不断更新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。
2002年,公司针对规模扩大,业务增多,各业务口工作交叉多的特点,推出了“目标管理、分灶吃饭”的管理办法,并逐步推出具体实施方案,给企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。
2003年开始,公司提出了企业内部市场化的全新理念,提高了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。
在今年的动员大会上,董事长又创造性地提出“授权经营、目标管理”,“两控一考核”,“季度测算、半年考核、年底兑现”,“日清月结”等一系列符合公司目前实际运行状况的管理办法。
公司领导富有远见卓识的创新之举远不止以上所述,但以上例证已充分证明山东三强是一个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。
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,一个重视创新的领航人缔造了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企业。山东三强有高瞻远瞩的掌舵者,有辉煌发展二十多年的经验积淀,有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,有及时发现问题的敏锐触觉,有解决问题的胆识和智慧,有一批勤奋工作并与公司同舟共济的“三强人”,有坚持不懈的创新激情、创新能力。所以,我坚信,山东三强一定会实现更高层次的超越并创造出新的辉煌!